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金通新闻
  

2014 服务民航 全国高等院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研讨会7月18日于北戴河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23   浏览:次   信息来源:金通网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民航局关于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示精神,2014年7月18日,由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服务民航 全国高等院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研讨会”在北戴河华贸喜来登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主任、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空乘专业推介展示会组委会主任刘玉梅,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处长王林,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强,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秘书长魏振中,中国航空协会秘书长吴松,以及民航局相关司局领导、航空公司和机场集团领导、30余所高等院校领导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民航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空乘专业推介展示会组委会副主任兼总裁判长高扬主持会议。

    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和目标是:“以研讨论民航发展,以发展论航企就业,以就业论服务民航的创新模式”。研讨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各领导嘉宾做主旨演讲,一部分是本科、专科院校就“空乘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分组讨论。

    首先,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致辞。王副理事长谈到:近年来,国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务院2014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观点。王司长认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适应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式此次研讨会需要讨论的主题和意义,并应利用这次机会贯彻学习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各高校应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培养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的航空服务专业人才。

    随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玉梅向与会的领导、嘉宾介绍了中国民航发展的概况和前景。刘副院长提出,我国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民航业的发展需要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民航业的发达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年均增长为17.6%,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民航业的发展需要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人才的标准就是具备民航乘务员基本的素质技能要求。作为一名民航乘务员,首要任务是保证民航旅客的安全。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要让旅客感到舒心、安全、周到。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站在保证民航旅客安全、促进民航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进行;各航空公司在选拔人才时,要注重考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给优秀的人才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处长王林就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增速下滑,一季度国家GDP增长仅为7.4%,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出口投资消费等方面的增速也有所回落;二是毕业生规模增大,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是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28万人;三是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四是毕业生结构存在矛盾,比如文理科男女比例问题;五是就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户籍审批、机关事业招录的时间等等方面都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云国宏谈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空乘专业设立于2008年,是内蒙古高校中最早设立的全日制艺术类本科专业,拥有微机室、模拟客舱、形体训练室等国内外先进设施。现有先进教师14人,有国际航协IATA资质教师5人。目前该专业在我校的招生形式十分喜人,报名人数已连续五年突破2500人。就业形势也非常乐观,在已经毕业的682人中,航空公司就业446人,其他企业就业148人,就业率达到100%,其中升空率达到68.6%,民航对口就业77%以上。希望日后空乘专业能够独立出来,成为更系统、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并指出“校企合作”的方式对空乘专业毕业生就业非常有利。空乘专业的设置有本科也有专科,本科和专科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差别。本科专业课程应更具有深度、有层次,应增设管理课程,丰富学生们的视野。航空公司应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要顺应民航业的发展需求,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更优秀的民航人才。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院长宋德利讲到: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作为高职高专的一员,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就业研讨会。校企合作办学以来,成果显著。合作更好地服务了民航事业发展,通过合作,增强了学校与业界之间的联系,也扩大了空乘专业的专业规模,完善了教学设施,并保障了专业的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了空乘专业的就业率,自专业开办以来,就业率高达98%,升空率可达到34.2%。

    航空公司、机场及主办方、承办方领导也发表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副秘书长李强代表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宣布授予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院校为“高校空乘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同时,为上述院校颁发了奖牌及证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