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5年航空运输产教融合以“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教育强国”为主题,历时14天于7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民航》杂志2025年8月刊以《产教融合绘蓝图 匠心筑梦向未来》为题,专栏解读本次系列活动,现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民航》杂志专栏报道:《产教融合绘蓝图 匠心筑梦向未来》2025年8月刊
文:李佳为 图:张哈斯巴根
产教融合绘蓝图 匠心筑梦向未来



七月的北京,虽然细雨连绵,却挡不住热潮涌动。在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里,一场场关于技能传承与产业创新的盛会接连上演,为交通教育领域带来了蓬勃生机。这不仅是一场知识和智慧的交流盛宴,更是一次工匠精神与时代创新的深度碰撞,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匠心对话 老手艺里藏着新智慧
“31年服务过多少旅客已经数不清了,但每一次安全落地都像第一次一样珍贵。”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舱服务部、时代楷模金凤乘务组主任乘务长梁晓梅说道。7月22日,这场以“云端匠心·薪火传承为主题”的分享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吸引了3000多名师生聆听,成为他们的“精神充电站”。
4位大国工匠带着各自的“拿手好戏登台”,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故事。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飞行管理部部长、搜救教员机长马宏儒讲述着执行搜救任务过程中的惊险瞬间,在狂风巨浪中,他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牢牢握紧了操纵杆,每一个细节都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航空事业的伟大和艰辛。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大兴机场分公司综合安检部通道管理科科长郑鹏则介绍了民航安检行业清晰、严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初级安检员到安检技师的进阶之路,他的讲解细致入微,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检工作背后的专业。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秋子服务”品牌带头人方秋子将看似抽象的服务理念诠释得可学可练,让师生们明白,优质的服务源于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旅客的真诚。梁晓梅从1994年简约的客舱环境讲到如今的智能服务,31年的坚守,每一次起降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每一个故事都以“用心、用爱、用真诚、用感恩”去打造中国民航的服务品牌。


分享活动中的“荐书环节”成为一大亮点。最高职责》中萨利机长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冷静与果断,《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3》里关于国家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智慧,都成为大国工匠们汲取灵感的源泉。当师生们庄严地举起右拳宣誓时,那些书本里的道理和工匠们的亲身经历,仿佛化作了一股无形的力量,让这句誓言有了沉甸甸的分量,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卓越、传承匠心的种子。
产教联动 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如果说工匠精神是行业发展的“内功”,那么产教融合就是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任督二脉”的关键。在这个七月,产教融合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教材编写研讨会上,高校领导、民航专家、一线教师、教材出版人员等专业人士围绕着如何让教材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展开了热烈讨论。“可以尝试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高强度仿真的客舱服务、应急处置等模拟场景,让学生们进行沉浸式学习和训练”“在教材编写方面,融入数字化元素,开发数字教材,如动画演示、视频讲解、互动图表等,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智能客舱操作、应急演练等实战内容纳入新版教材的编写计划中。
不仅如此,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未来的课堂将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更加贴近真实的工作场景,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无缝对接。

在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会议上,600位嘉宾围绕着交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11所高校与广慧金通教育集团成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动了高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精准对接。33所院校因在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等方面表现突出,会上为他们举办了“就业先进单位”授牌仪式,这不仅是对这些院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产教融合成果的一次展示。
从大国工匠的经验分享,到教材改革的积极探索,再到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展现了交通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的景象。它们串联起了“传艺”与“创新”的脉络,让工匠精神在学子中生根发芽,让产业创新在教育的滋养下引领变革。当老手艺遇上新赛道,当课堂与职场紧密相连,交通教育的未来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零二五年航空运输 产教融合系列活动在京闭幕
7月23日晚,2025年航空运输产教融合系列活动(以下简称系列活动)在北京圆满闭幕。
以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共历时14天。该系列活动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广慧金通教育集团承办,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北京外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航空分会等单位联袂举办。系列活动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供需对接就业活动、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会议、大国工匠面对面、“文博进机场”研讨会、第四届“金通杯”主持人大赛、世界旅游小姐大赛金通赛区总决赛等航空运输主题活动,围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了产教融合新格局,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期9天的供需对接就业活动中,12210名高校大学生参加了招聘面试,共获得17434个就业岗位,总就业率达96.72%。其中,11711人次大学生通过航空公司、机场集团和高铁邮轮面试,对口就业率达到81.9%,真正形成了人人有岗、一人多岗的可喜局面。








在本次系列活动中,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按照本科师范类、本科综合类、高职高专类三个组别,分别在民航服务形象与礼仪、民航知识与英语、民航安全服务技能、团体表演4个赛项上同台竞技。2500余名民航学子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技能水平、专业的礼仪形象,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奋发有为的青年模样和行业风貌,诠释了“匠心筑梦新时代、精技强能向未来”的技能大赛主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分别获得本科师范类、本科综合类、高职高专类团体综合冠军,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谢采真和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的张诗涵分别摘得本科组和高职组个人综合素质桂冠。
据悉,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个人综合素质冠亚季军选手,以及最佳形象奖、最佳上镜奖、最具亲和力奖、最佳安全技能奖、最佳智慧奖、最佳才艺奖、最佳雄鹰奖和最佳人气奖选手(前三名)、第四届“金通杯”主持人大赛冠军选手还获得了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培训学院和泰国格乐大学的入学证书。



在系列活动的闭幕式上,组委会还精选了部分优秀参赛节目进行汇报展演。一场行业特色鲜明、人文精神赓续、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来自教育界、民航业、高等院校和招聘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百余家新闻媒体和300余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参加系列活动闭幕式暨成果汇报展演。
上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