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打造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全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07   浏览:次   信息来源:广慧金通教育

1.jpg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常州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全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85日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创新高地为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探讨新时代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路径,努力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会议论坛。

12.jpg

         出席此次论坛的领导嘉宾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焦殿成、陕西科技大学校长李志健、常州大学校长徐守坤、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华为ICT 学院全球解决方案架构师魏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胡耀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朱晓勇、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裴植、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苏龙高娃、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马磊及各大高校、企业和媒体代表等 300 余人。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秘书长陈伟主持。

领导致辞

张.jp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在致辞中表示,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坚持育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坚持产业为要。依托高校优势专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强化 “ 产学研用 ” 体系化设计,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3. 坚持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4.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构建一体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是: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现代产业学院 “ 应用型 ” 办学定位,深化人才产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机融合。

         2.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

         3.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采取引校入企、引企入校或校企共建等形式,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4.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 “ 双师双能型 ”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5.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鼓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整合多方资源,设立联合研发机构,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和应用,提升科研服务产业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杨.jpg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以江苏省现代产业学院为例,进行深入探讨及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江苏省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前列,是因为做到了:

         (一)核心:明晰人才培养的职责定位,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二是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共建产业学院要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产业和技术领域,紧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产业学院为学校与行业、企业等主体创建了共同的话语平台。

         (二)基础:契合主体各方的利益取向

一是主体多方互利共赢。二是打造融合发展共同体,真正形成主体各方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协作命运共同体。三是赋予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自主权,实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

         (三)关键:强化融合发展的协同功能

一是融合人才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培养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产业学院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三是助力产业转型。明确服务定位和发展方向,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四)基石:健全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政策制度支持。二是参与主体平等协作,形成产业学院 “ 共建共商共治 ” 管理运行与保障机制。三是创新校企协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合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提升教育透明度和公信力。

焦.jpg

         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焦殿成介绍集团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经过25 年来的不断摸索与实践,合作院校遍布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现已与 56 所本科院校, 52 所高职院校, 33 所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已达 6 万余人。集团于 2018 年,联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本科合作院校申报 “ 民航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 , 2019 年正式获批,专业代码为: 130208TK ,培养层次为本科,标准学制四年。集团将继续坚持 “ 人才共育、专业共建、成果共享、发展共赢 ” 的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深耕民航教育品牌建设,夯实 “ 民航人才教育培养的领导品牌 ” 。目前,集团已与 5 所院校合作共建了现代产业学院,面向产业转型发展,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未来,集团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建设上,要做好以下六点: 1 、坚持机制创新; 2 、解决好校企合作专业学费报批问题; 3 、建设好 “ 双师双能型 ” 教师团队; 4 、做好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 5 、如何有效解决分担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困难和瓶颈问题; 6 、聚焦 “ 产业链 ” ,建强 “ 人才链 ” ,打造产业发展强 “ 引擎 ” 。

李.jpg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李志健围绕 “ 陕西科技大学的基本概况和陕西科技大学在现代产业学院方面的做法 ” 做有关介绍。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及 “ 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 建设高校,是陕西省 “ 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创建于 1958 年,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学校作为 “ 西迁群体 ” 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 “ 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 ” 的奋斗与辉煌,培养了 17.7 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 2022 软科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 132 位。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战略需求,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申报的西凤现代产业学院成为8 所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西凤现代产业学院将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紧密围绕陕西省特色优势酿酒产业,通过加强与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酿酒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瓶颈,力争将学院打造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区,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培养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徐.jpg

         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围绕常州大学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展开论述。他表示,常州大学积极瞄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把握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2017 年 11 月,常州大学与常州市人民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经过 4 年多建设,学院依托阿里云、中软国际、昆仑数智、慧科教育等合作企业领先的科技优势和平台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主体共赢现代产业学院,并于 2021 年入选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 2018 年,常州市政府、常州大学与李泽湘教授创业企业集团共同创建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 ,后更名为机器人产业学院,也于 2021 年入选了省重点产业学院。此外,常州大学成立了中以科创学院,与新型研发机构江苏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搭建起以常州创新园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去年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的成立,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共同信念的牵引驱动下,一定能够握稳舵盘、把准航向、齐力划桨、乘风破浪,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陈.jpg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秘书长陈伟主持。

 

主题演讲

马.jpg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 东莞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谈到,广东省东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重镇,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体系,而东莞市长安镇位列 2021 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 7 位(东莞第一位),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拥有步步高、 VIVO 、 OPPO 等制造类企业千余家, 3C 制造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达,产业对技术和人才需求旺盛。由此,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市长安镇政府共同建设了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开创了校政企协同合作的新模式,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成为了推动长安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王.jpg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副院长王洪才,以《现代产业学院的理想模型与挑战》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到,产业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包括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独特的专业集群以及高质量的毕业生等三个方面。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异质性的活力优势;突破 “ 引企入教 ” 瓶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价值增值;拓展科研和服务能力,使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延展。

魏.jpg

         华为ICT 学院全球解决方案架构师魏彪,以《华为 ICT 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围绕 “ 教育人才生态,助力 ICT 产业繁荣 ” 展开重点论述。截至目前,华为已经与全球 1800 多家院校共建华为 ICT 学院,累计有 15 万名大学生通过了华为认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华为携手企业培养数字人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将与生态伙伴共筑一个开放、和谐、互惠、可持续发展的 ICT 人才生态。

沈.jpg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以《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牵引,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新时期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需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固有的人才培养范式,构建 “ 学习共同体 ” 。二是发挥大学与企业的优势,构建 “ 校企命运共同体 ” 。三是打破传统学院组建模式,由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模式向以行业产业为核心的模式转变,遵循 “ 行业产业发展的逻辑 ” ,以产业需求为引领,重组学科领域和相关专业。

沙龙环节

沙龙.jpg

         为了让大家对本次论坛内容有更深入地了解,论坛最后安排了对话沙龙环节,由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薛冰担任主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华、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胡耀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朱晓勇、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裴植、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苏龙高娃、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学院院长助理马磊等多位特邀嘉宾进行对话讨论,通过各抒己见,共同围绕 “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协同育人 ” 进行畅谈。

分享到: